完整版《农家子的科举之路》小说全文阅读

小说: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作者:山的那边 主角:姜丰熊楚楚 类型:历史 简介:穿越成屡试不中的书生,家里一穷二白。前世计算机专业毕业,在此百无一用。肩不能扛,手不能提,上有寡母,下有妻儿。姜丰想了想:水泥玻璃是不会造的,也只能读书科举这一条路了! 《农家子的科举之路》第一章初来乍到免费阅读 逼仄的房间里充斥着浓烈的中药味,给阴暗潮湿的屋子又添了令人不舒服的阴沉腐败气。屋顶已经漏了,一夜光阴,几个破木...

府试得中,也只是一童生耳,亲戚朋友还不会上门来贺。真正说起来,无论之前通过的县试,还是这次考过的府试,在科举考试体系里都只能算预备性考试,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试——院试! 通过院试的,被称为生员,俗称秀才,这才是有正式功名了。做了秀才,见了知县可以不必下跪,官府也不能再随便对他们动用刑罚,从此他们的地位已不同于一般老百姓了。 院试也在府城举行,由各省的学政轮流到所辖省的各州府主持,衡川府的院试定在了六月底,姜丰就想趁这段时间闭门读书,把《凡人修仙传》的最后一卷写完,也就差不多时间该去赶考了。 第二天一早,姜丰吃过了早饭,就去拜访洪先生,这位洪先生是秀才,是有参加院试的经验的。 洪先生三月里嫁女儿,熊楚楚都过来跟着忙前忙后的,正日子那天,姜丰也有作为女方亲友前往送亲,因此两家交情倒比以往更好了。 看到姜丰,师娘赵氏很高兴,连连说着:“丰儿来就来了,怎么又提那么多东西,可不是见外?” 姜丰把提来的猪肉、鱼和两壶酒递给师娘,笑道:“许久不来,先生、师娘身体可好?” “好!好!”赵氏接过东西,笑道:“知道你得中了,我们都高兴呢!你今日可别忙着走,也留下吃顿饭!” 姜丰想起,原主小时候在洪先生这里读书,也时常蹭饭的,因此笑着答应了。 赵氏见状,更加高兴,提着鱼肉先去收拾了。 洪先生引着姜丰往书房去,坐定了才笑道:“你府试能中,我是不意外的,你的文章火候是到了,本来早该得中的,只是一直缺了些运道,人又有些沉不住气,如今可算好了。院试你是什么个章程?是今科考,还是来年再考?” “古语有云,一鼓作气,再而衰、三而竭。我想着,不如趁府试得中的气势,一鼓作气地考下去。”姜丰声音郎朗地说。 洪先生看他这样自信,抚须沉吟:“我本想劝你明年再考更稳妥些,但试一试也无妨,只是若是不中,万不可因此泄了气,颓丧起来。” 原主是有前科的,一次县试不中,以后就越考越差,最后甚至自暴自弃了。 姜丰点头道:“先生放心,考试的事,没有包中的,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!” 洪先生这才放下心,又问:“我听了一些风言风语……说你攀上了衡王府世子,是怎么回事?” 姜丰也不意外,住在寓馆里的也有丰水县的考生,想是一些回来得早的,把消息传开了,因此就将自己写小说的事说了一遍。 洪先生认真听着,又细问了小说的内容,得知是修仙小说,略微松了口气,道:“可见是众口铄金了,那起子小人说什么的都有……然则无妨,清者自清。” 看来是有人传些不好的话,这也正常,就像胡大山一般,不也是怀疑他写小黄书讨好世子? “先帝和当今圣上都好修道,上有所好,下必趋之,民间这些年也兴起修道热潮……”洪先生接着说:“然而读书人,终当以圣贤书为要,万不可沉迷于旁门左道,否则至多不过一佞臣耳!” 姜丰见洪先生神色严肃,也连忙正着神色答应。 他本来就是想写本小说改善一下家境,又不是真的想修道……况且,衡王只是藩王,世子殿下将来顶天了,也只是继承王爵。他就是得世子赏识,也说不上佞臣啊。 中午,姜丰就留在洪先生家吃饭。洪先生的大女儿出嫁了,家里还有两个半大小子,年纪不大,脾气却老成,一板一眼地和姜丰见礼。 吃过饭,姜丰又去致远书斋买了一些笔墨、书籍。想着娘子怀孕了,要补充营养,偏偏胃口不佳,吃到油腻的就吐,又去买了些瘦肉和豆腐。 那“豆腐西施”柳娘子已经离开了竹山镇,竹山镇的人也还是要吃豆腐的。 回到巷口,就听见邻居小七婶喊住他:“大郎,我家两个小子摸了些河蚌回来,我想着你姐姐来了,恐怕吃得上,你提回去吧!” 姜丰停下脚步,姐姐来了?这也不出奇,恐怕是得知他府试中了,过来贺一贺的。 小七婶手里提着一个竹篓,姜丰打开一看,只见几十个大大的河蚌,已经洗过了,一个个鲜亮可人,就笑道:“正好添道菜。” 说完从怀里拿出几十个钱,递给小七婶。 小七婶家的两个小子惯常摸些小鱼小虾贝壳的走街串巷的卖,以补贴家用,姜丰当然不能白拿。 小七婶嘴里说着“邻里左右的,哪里好要钱的”,身体却很诚实地接过了钱,笑着走了。 姜丰推开虚掩的门,只见小媛媛正在院子里写字,拿着一根竹枝,在小小的沙池里一笔一划地写着。 本来姜丰是让她用纸笔学写字的,但是母亲和娘子都不同意,“穷人家的孩子,哪里有用纸笔启蒙的?没得浪费了笔墨。” 姜丰拗不过她们,只能同意了,给小媛媛用浅浅的木箱装了沙子,用《千字文》给她启蒙。 “爹爹回来了!”姜媛随手扔掉了手中的竹枝,大声喊着,飞快地跑了过来。 姜丰已经从怀里拿出了麦芽糖,笑着递给她,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,说道:“吃吧!” 苏氏、姜玉、熊楚楚也走了出来。 熊楚楚见状就摇头:“你又给她吃糖!正是要换牙了,仔细把牙蛀了。” “小孩子,哪有不爱吃糖的。”姜丰笑着和女儿使了个眼色,看着女儿抱着糖跑开了,又对姜玉说:“姐姐来了?几个外甥呢?” “他们在家呢。”姜玉说着,又勉强笑道:“我听人说你中了,心里高兴,过来看一看。” 姜丰看着,姐姐脸色不大好,母亲苏氏也微微皱着眉头,就问道:“又出了什么事?” 姜玉脸色僵了僵,欲言又止。 苏氏叹了口气道:“还不是你那个遭瘟的姐夫!又去信起了什么观音教!整日里和那些教众来往,还要把家业也献了出去。因你姐姐拦着不给钱,又闹了起来!” “还不是那个柳氏,做了什么圣女!”姜玉恨恨地说:“又来勾搭你姐夫入教!” 观音教?!圣女?! 原来历史上有一个白莲教,被戏称造反上千年,一直不成功。但是洗脑功力一流,只要入了它的门,没有不倾家荡产的,因此又被称为最早的传销组织。 这个观音教看来也是一类货色……姜丰紧紧皱着眉,但凡一个地方闹邪教,那个地方就得出大事,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