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开局对线白起》李二明,赵括小说最新章节目录,影墨客全文免费阅读

小说:开局对线白起 小说:历史-金手指 作者:影墨客 简介:#架空历史#请勿当成真实历史#内容纯属虚构#肺癌晚期的李二明,被系统选中。只要经历九十九场试炼,就可以获得绑定系统的资格。本以为会简单无比的试炼,却不曾想,开局就被迫在长平与白起对线,差点就被打爆直接抬走。这一切究竟是濒死之人弥留之际的臆想,还是真有一个系统给了他生的希望。 角色:李二明,赵括 《开局对线白起》第1章“癌症,系统,长平。”...

“内容纯属虚构”

赵府百花苑。

百花苑内栽种了上百种花草,所以方才命名为百花苑。

亭台内。

一位妇人静坐在此。

妇人一身白色的素衣,情绪有些低落。脸庞自显威严,但眉宇间泛出的却是一丝丝忧愁。

此人便赵奢之妻,赵括之母赵蓉{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赵括母亲的真实姓名,所以... ...}

赵国王室与秦国王室,都有一位共同的祖先,那便是商朝末年的将军飞廉。两国王室,皆是赢姓,赵氏。

但在漫长的时间当中,两国王室之间的这种血脉之情早已消逝。赵国王室与秦国王室虽然同宗同源,但两者之间的争斗却是最凶狠也是最残酷的。

在赵奢突然病逝后,赵蓉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。

赵奢的去世,受打击最大的便是赵蓉。

赵奢与赵蓉虽然没有什么凄美的爱情故事,但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极其深厚的。

赵蓉很是安静,只是坐在亭台内静静的看着亭台外的鲜花。

有粉红的蔷薇花,也有淡色橘红的凌霄花。

但这些艳丽的花朵,却不能使赵蓉的心情变好。赵蓉身后的两个侍女,也不敢打破这种气氛。

赵蓉自从与赵奢成婚后,就一直主持着府内的一切事务。对于府内的下人与奴仆而言,赵蓉的威严还要更甚与赵奢。

而赵蓉的性格也并不柔弱,所以才敢跟赵孝成王说自己的儿子不行。她虽是女子之身,但其眼光与才学丝毫不弱于其夫赵奢。

很快,一个人出现打破这种平静。

李二明步入了百花苑后,便径直走入了亭台。

见到李二明的两个侍女尊称到:“婢下见过主上。”

“恩”李二明挥手道:“你们先退下吧。”两个婢女不敢拒绝,随即退出了亭台。

听到声响的赵母,此时也转过身来。

“括儿,怎么急匆匆的,是有什么事吗?”

哪怕李二明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,但在真正面对赵母时,还是感到一阵手足无措。承袭了赵括记忆的李二明,自然对眼前的妇人无不了解。

赵母对赵括与赵牧极其疼爱,但同时也极其严厉。赵母在扮演慈母的同时,也扮演着严母的角色。

李二明笑了笑,有些艰难的叫道:“母亲。”

说出这两个字的李二明,在内心中生出了一股罪恶感。毕竟李二明是有着极其在乎和疼爱自己的母亲,还有不苟言笑,却也处处为自己着想的父亲。

将内心不适压下,李二明道出了来意。“母亲。今日朝会上,诸位大臣讨论了长平的战事。”

“哦”赵母生出了几丝疑惑:“诸位公卿大臣在朝会上讨论战事,与为娘有什么关系吗?为何还要特意告知?”

显然。凭借三言两语,赵母还没有猜出了李二明此行的来意。

咬了咬牙,李二明也不在拐弯抹角:“母亲。在诸位大臣一同讨论后,出于对战事的考虑,王上决定换帅。而接替廉颇上将军的人... ...”

“就是你对不对,括儿。”赵母直接将李二明要说的话说出。

因为系统的影响,赵括模样已经变成了李二明模样。但赵母并未感觉到不妥,好似赵括本就应该长成这样一般。

看着眼前的儿子,赵母斩钉截铁的说道:“不行,我不同意。”

虽然早知答案,但李二明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头痛。“母亲。这是为何?儿自幼熟读兵书,也曾随父亲征战过。就军略而言,儿自认不输任何人。就连父亲,也曾夸奖过儿在军略上的才能。”

虽然李二明说的有理有据,但赵母依然不同意。“括儿,你说的这些娘都知道。但你可知,你父亲在临死前,对你的评价吗?你父亲他说:兵,死地也,而括易言之。使赵不将括即已,若必将之,破赵者必括也。”

赵奢在死之前对赵括的评价,李二明自然知晓。这段话的意思,也容易理解。

其内涵的意思:兵者大凶,赵括虽然在论战上,无人能出左右,但让他实际操作恐怕就不行了。

也就说,赵括在战事推衍上,很能也很会说。但让他实际上手操作,就会很拉胯。若是不让赵括当将军也就罢了,也就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危害。

但若是赵括真的成为了,执掌实权的将军。一旦被敌国打来,那被击败就一定是赵括。

简而言之,赵括就只适合当一个参谋型的将军。不适合当那种真正指挥作战的将军。

李二明自然猜到了赵母会这么说,自然也提前想好了应对之策。“母亲。父亲所言的,乃是数月前那个忘乎所以的赵括。儿之前太过骄横,眼高于人。但现在,儿已经明白了,为将当不骄不躁。

请母亲放心,儿并不盲目,对于长平的战事,儿已经钻研许久。正因为儿有了应敌之策,所以方才敢接下如此重任。”

听完李二明的话,赵母感觉眼前的儿子有些许的陌生。之前的赵括,从来都是骄傲的,也不会自谦。一直都是眼高于人,视他人如无物。

但赵母极其了解自己儿子的能力,是绝对不可能指挥好数十万的大军。

洞悉一切的赵母,并不急着反驳,而是问道:“括儿,你说你已经钻研长平战事已久。那你告诉娘,你到了长平欲如何应对秦军?娘听说,秦国在长平的统帅,是左庶长王龁。”

李二明装出自信的语气回答道:“母亲放心,王龁也不过是青年将领。儿与王龁乃是同辈,在军略上儿自认绝对要强于对方。对于如何应战王龁,儿已有一个完备的计略。”

闻听此言,赵母并不满意,“括儿。娘虽深居简出,但对长平现在的情况也有所了解。此战已经脱离了设想,早已经演变成生死之战。我们赵国和秦国,不管是谁败了,都将元气大伤再无崛起之日。

而如此重要的国运之战,秦国是绝对不会交给年轻的王龁主持的。若为娘猜的不错,长平的战事一旦到了关键时刻,秦国主持此战的将领一定会换人。而所换之人,必是秦国上将军武安君白起。

白起此人征战无数皆无败绩,败于白起手下的名将不知凡几。伊阙之战,鄢郢之战,华阳之战,陉城之战。这些战功取其一,随便赋予一人,都可使之成为当世之名将。而这些战绩,却都只是白起的功劳簿上,色彩较为浓重的几笔罢了。

类似的战绩,白起还有许多。

括儿,莫说是你。哪怕是你父亲在世,若是对上武安君白起,怕也没有丝毫胜算。如此鬼神莫测之人,你要如何胜之?

所以,不管你说的如何天花乱坠。接替上将军廉颇一事,娘都不会答应。

娘太了解你的本事了,若你的对手只是王龁的话,倒也还有几分胜算。但白起,你胜不了他。

听娘的话,你明日就去求见大王。于他说明,你不适合为将。接替上将军廉颇一事,就请王上另寻良将吧。”

赵母的分析非常透彻,李二明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。

若是原来的赵括,对上白起自然是没有丝毫的胜算。但现在换成了李二明,以他后世之人的身份,自然会带来不小的变数。

但这些赵母并不知道,李二明也无法道出实情。

无法反驳的李二明索性耍起了无赖。“母亲所言,儿不敢反驳。但换将一事,乃是王命。儿身为臣子,亦同样无法反驳。王要儿去,而娘却不要儿去。儿已经陷入忠孝两难之境地,请母亲教吾,儿当如何乎?”

李二明的意思很简单。老大要我去,你又不让我去。一边是忠,一边是孝。我怎么选都不对,你教教我要怎么做。

赵母自然听出这是推脱之言,但她也知道李二明的难处,便也不在逼迫。“罢了罢了,娘也不在逼你了。待到明日,娘亲自去拜见大王,与大王说明吧。”

见终于把这个难题踢了出去,李二明也松了一口气。李二明倒不是怕赵母阻止,换将一事已成定局,哪怕赵母反对也无法更改。

但李二明在率军前去长平之前,还是要在赵府居住一段时间。抬头不见低头见,若是因为这件事天天被赵母烦着,李二明也受不了。

毕竟李二明即将面对的,可是无敌于世的战神白起。他需要把所有的精力,都放在应对白起上,这些旁枝末节能避免就避免。

只要赵母去找赵孝成王,自然就不会再来烦自己了,这就是李二明的想法。

得到了想要的答案,李二明连忙回道:“母亲能如此深明大义,儿感激不尽。”

赵母起身道:“好了,此事就如此吧。天色不早了,娘去安排下人备饭,你去把牧儿寻来。吃了晚饭,你们就早点休息吧。”

李二明应下,在寻到赵牧后。一家人就一起吃起了晚饭,以前是四人一桌,现在变成了三人。所以饭桌上的气氛比较沉闷,李二明匆匆吃完后,就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
回到房间的李二明,拿着长平区域的地形图就研究了起来。

房外的天色,也渐渐黯淡下来。

... ...

夜晚。

邯郸城,王宫内。

寝宫内的赵孝成王赵丹,没有丝毫的睡意。在他威严的面容之下,没有人知道在不久之前,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纠结与迷茫。

在廉颇退守丹河防线一个月后,赵丹与赵国高层才反应过来,这是一场倾国之战,生死之战国运之战。

一开始,赵丹并不想和秦国,来打这一场赌注是命运的战争。而当时赵国的高层大多也不赞同战,随即便提出了各种避战的意见。

其中有两种意见,赞同者较多。

其一,便是楼昌提出的求和之策。

其二,便是虞卿提出的合纵之策。

楼昌之所以提出求和的策略,其出发点便是一旦开战赵国必败,既然打不过,那就在打之前求和。

而虞卿对求和之策是赞同的。但他认为,现在秦军占据优势,一旦与秦军谈判,那主动权就在秦国一方,赵国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。

所以虞卿才提出了合纵之策,派遣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、魏两国,楚、魏两国想得到贵重的珍宝,一定会接纳赵国的使臣。赵国使臣进入楚、魏两国后,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,而且必定恐慌。这样,与秦和谈才能进行。

虞卿的计策,明显要高出楼昌一筹。楼昌是主动求和,而虞卿则是想把秦国逼到谈判桌。两策一做比较,高下立判。

但赵丹因为还年轻,虽然并不昏庸,但政治手段与君王该有处事不惊,还是有些欠缺。

急于结束这场消耗战的赵丹,最终没有采取虞卿的策略,而是采取了楼昌的议和之策。

在定下策略后,赵丹便随即指派郑朱去往秦国。

赵国有和谈之心,但秦国并无和谈之意。

秦昭襄王与范睢,更是利用郑朱断绝了赵国与楚,魏两国合纵的可能。

在郑朱抵达咸阳时,受到了热情的接待。三日一小宴,五日一大宴。但不管郑朱如何旁敲侧击,秦国上下的君臣,都绝口不提和谈之事。

秦昭襄王更是采纳了应侯范睢的计策,将赵国派遣使臣来秦之事,大肆的宣扬使得各诸侯国尽知。

当赵丹反应过来之时已经为时已晚,当他在采纳合纵之策时已经晚了。赵国一边在和秦国议和,一边又想拉拢诸侯国的行为,使得楚,魏两国产生了疑虑。

摸不清头脑,也不想冒险的两国,自然不会同意合纵。当议和与合纵无望后,赵丹方才真正下定了战的决心。

但那时的赵丹就算下定了战的决心,其内心还忐忑的。赵丹无奈的选择了战,但赵国却又无法与秦国打持久的消耗战。

所以赵国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选项,那便是主动出击。

赵丹曾多次下达王令,命廉颇主动出击。但廉颇每一次都将赵丹的命令驳回,所以才有了换将一事。

在确定了让赵括也就李二明,来接替廉颇时,赵丹的内心其实还是有些不安的。但在今天,赵丹与李二明在后殿一番密谈后,赵丹内心的不安与忐忑全都一扫而空。

对于李二明的计划,赵丹有近乎绝对的信心。赵丹对此计划的信心,甚至要远高于李二明这个提出计划的人。

一旦李二明战略意图能够实现,那便可毕其功于一役。

盘坐在王榻上的赵丹,注视着闪烁的灯芯。他眼神中,不再有不安与迷茫,而是充斥着浓郁的信心。

赵丹起身走到一盏青铜灯前,喃喃自语道:“秦国。你们就如同这盏灯,看似在华丽的燃烧着,实则... ...”

赵丹轻吹了一口气,便将这一盏灯吹灭。“实则在孤面前脆弱无比。赵括就如同这口气,会将你们轻易扑灭。哈哈... ...”

赵丹的突然狂笑,惊醒了殿外昏昏欲睡的内侍。内侍虽不知道王为何发笑,但他们从王的笑声中,好似看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王者,褪去了枷锁的雄狮。... ...

次日... ...